
我國的不銹鋼行業成為貿易摩擦的“重災區”。2010年,繼印度對我國螺旋鋼管發起反傾銷調查之后,9月30日,歐盟正式啟動了對我國不銹鋼無縫管的反傾銷調查程序。據悉,我市8家不銹鋼涉案企業準備聯合積極應訴。
日前,省商務廳在溫召開浙江地區涉案不銹鋼企業應訴協調會,溫州、麗水、湖州等地的20多家涉案企業相關負責人出席了會議。省商務廳進出口公平貿易局副局長孫少波在會上表示,由于歐盟近期修改了反傾銷應訴程序,不論是大企業還是小企業,都應該抓緊時間積極提交抽樣調查問卷,成為應訴合作企業。會后,溫州不銹鋼行業協會代表溫州8家涉案會員企業和北京錦天城律師事務所達成了應訴合作意向。
本案的傾銷調查期為2009年7月1日~2010年6月30日。海關統計顯示,調查期內,我省對歐盟出口的此類產品金額共計3000多萬美元,其中溫州出口將近1600萬美元。依據歐盟規則,本次調查最高可能持續15個月時間,可能推動歐盟對中國制造的無縫不銹鋼管道征收懲罰性關稅。這種懲罰最長可能持續五年時間。
據市不銹鋼行業協會統計,我市無縫鋼管出口企業共70多家,其中出口歐盟的企業為30多家。協會相關負責人稱,無縫鋼管以內銷為主,出口比例占20%左右,以出口印度、韓國等國家為主,出口歐美份額較少。里學集團有限公司外貿部李經理表示,公司不會放棄歐盟市場的出口份額,會聯合其他企業積極應訴。
市外經貿局建議有關企業在鞏固傳統市場的同時開拓新興市場,進一步開發潛力巨大的非洲、東盟、拉美等新興市場。此外,要優化產品結構,提升國際競爭力。
此次應訴企業包括浙江南華鋼管制造有限公司、里學集團有限公司、浙江天寶實業有限公司、溫州市江南鋼管制造有限公司、溫州信得達不銹鋼材料有限公司、華迪鋼業集團有限公司、浙江五星鋼管制造有限公司、江蘇巨星集團溫州貿易有限公司。